认证会员登录 三品企业密码获取 商务网首页 | 政务网 | 会员帮助 | 公告咨询 | 意见反馈 | 客服热线:
找项目 找经销商 热门搜索:白酒 奶粉 葡萄酒 苹果 食用油 脱水蔬菜 调味品
 
招商首页 品牌招商 经销商中心 招商会 焦点新闻 政策解读 行情报告 创业故事
焦点新闻 首页 - 招商 - 焦点新闻 
抢抓产业转移机遇 促进宿州跨越发展

美丽宿州。

  新一代高速动车组“和谐号”380A在京沪高铁宿州段综合试验中两次冲高时速,在宿州东站跑出486.1公里时速,成为中国高铁刷新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路段。

  2011年6月1日,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前,宿州供电员工用红外线测温仪对运行设备进行检查测温。

宿州农产品吸引外国友人。

宿州农机跨区作业。

水果加工场景。

土甬桥马戏。

宿州民俗。

农民书画。

中共宿州市委书记 李宏鸣

  新形势下,皖北传统农区如何抓住机遇,依托自身优势,借力新一轮产业转移,探索崛起新路径,宿州市作出有益的探索。

  近年来宿州市坚持在整体承接转移中不断扩张工业总量,在产城一体建设中大力扩容城镇规模,在“三化统筹”推进中全面提升现代农业,实现了经济发展的“三大转变”,走出了一条“整体承接——产城一体——三化统筹”的跨越发展新路子。

  坚持由分散承接企业向整体承接产业转变。新一轮产业转移呈现出规模大、集群化、速度快、动力强的显著特点,具有自身驱动和外部拉动的双重转移动力,我们在承接中必须改变过去“捡到篮子都是菜”的无序式分散承接,结合自身优势,整体链式承接产业转移,坚持在转移中实现产业转型升级,促进产业集群发展。一是坚持集群承接。选择一批符合自身特点、转移规模大、带动能力强、市场空间广的产业作为承接重点,积极抢占承接产业转移的制高点,实现上下游产业和左右延伸配套产业的集群转移。二是强化龙头带动。坚持招大引强,重点引进牵动力大、带动力强的大项目、大企业,实现引进一个龙头、带动一批企业、集聚一个产业。三是促进集聚发展。注重围绕主导产业,推进纵向上下游衔接、横向多元化发展,延伸产业链条,形成产业集群,增强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。

  坚持由产城二元分割向一体发展转变。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,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,两者互相影响、不可分割。因此,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,必须处理好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关系,避免产业与城市分割而造成产业工人 “潮汐运动”等社会问题。在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过程中,必须把产业和城市作为一个良性互动的有机整体,更加注重产业功能、城市功能、公共服务和公共环境的相互融合,促进产业、城市、人口的良性互动发展。一是科学编制规划。按照“产业集聚化、人口集中化、功能复合化、保障完善化”的原则,高标准编制土地利用、产业和人口发展及功能分区等规划,将城市产业功能和居住功能统筹推进,真正打造产业新区、人居新城。二是做到基础设施先行。把交通路网、供水保障、供电通讯、污水处理、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首位,先行一步,为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基本平台和基础保障,为城市后续建设和综合开发创造条件。三是配套完善社会保障。探索完善适应新一代农民工特点的户籍、社保、就业、教育、医疗等社会保障机制,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。加快公租房、经济适用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,建立农民工大学,实现农民工“到园区就业,在城市安家”的梦想。

  近两年,我市根据主导产业发展定位,按照“产业新区、人居新城”的理念,高标准规划建设了制鞋、家居、服装3个现代产业城,每个产业城规划为产业、居住和现代农业三大板块。目前,制鞋产业城已形成集加工制造、商贸物流、研发创意、教育培训、会展旅游“五位一体”的产业新区、人居新城。

  坚持由注重“双轮驱动”向“三化统筹”转变。作为皖北欠发达地区和传统农业地区,不牺牲农业和粮食、生态和环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,是我们坚守的基本原则。一方面,只有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,才能吸引转移农业人口,从而提高农业经营规模,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;另一方面,只有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,才能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人口和土地等要素支撑。我们必须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农业劳动力资源,探索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“三化”统筹协调发展之路。推进“三化统筹”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农业现代化。必须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:一是要明确经营主体。当前,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老人和妇女,青壮年和有知识文化基础的种地农民太少,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业效益较低、农民收入增长较慢和农村生产要素流失等问题。我们要围绕“认定、培训、扶持和服务”四个环节,加快培育一批有影响力、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的家庭农场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,加速推进现代农业发展。二是要促进土地集约。规模经营水平低,就无法采用现代科技,无法与现代市场对接,也无法和现代生产加工业进行有效衔接。我们要积极探索开展土地流转和土地集约试验,通过短期租赁、经营权出让和土地股份合作制等形式,加快现代农业集约发展。三是要健全服务体系。积极探索建立科技成果推广运用、农机服务、市场营销和金融服务等与现代农业配套的服务体系。四是要有序推进农民非农就业。充分尊重农民意愿,不断完善户籍迁移制度,积极破解城乡“二元”体制机制壁垒,有计划引导农民到城镇就业安居,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,为城市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要素支撑。

  在实践中,我市成功申报“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”和 “国家农村改革实验区”,按照“两区”一体化、基地化、项目化、工程化的要求,以高标准良田等12大基地建设为载体,强化职业教育体系、科技研发中心、土地流转市场、金融服务体系4大现代农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,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及专业大户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3大经营主体,开展提升现代农业服务体系、多层次培育农业企业家、完善现代农业投入体制、新型农民教育培训资源整合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、创新现代农业金融制度和农民就近就地城镇化7项改革试验,将工业化、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紧密联系起来,用现代信息、技术、物质来装备和改造传统农业,实现资源要素在工农、城乡之间充分流动、合理配置,加快我市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。

  创新承接 产城一体化

  日前,随着东艺鞋业、百丽鞋业的成品鞋纷纷下线并远销海外,位于宿州市的“中国现代制鞋产业城”又有11家全国知名鞋企集中开工,新增总投资达33.5亿元。截至目前,这个10平方公里的“鞋业板块”已入驻企业62家,协议引资135亿元,带动3万多人就业,一个集加工制造、商贸物流、研发创意、教育培训、会展旅游五位一体的“中国鞋都”和宜业宜居、和谐发展的“工业新区、人居新城”正蓬勃兴起。

  将产业、人口、园区、民生、文化等要素融为一体,促进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一体推进,形成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支撑、互动发展的生动格局,这是近年来宿州市在奋力崛起中走出的一条发展新路。

  引导生产要素向主导产业集中,主导产业向园区集中,形成资源集约配置、企业梯度聚集、上下游产品相互衔接的产业集群。抓住新一轮产业转移规模大、动力强、速度快、产业链长的特点,宿州市加快平台载体建设,坚持招大引强、招商引链,打造了一批主导产业鲜明、配套产业齐全的产业园区,力争实现引进一个龙头、带动一批企业、集聚一个产业。几年来,宿州市根据主导产业发展定位,高标准打造了制鞋、家居、服装、机械制造、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众多产业集群。目前,制鞋产业基地已吸引百丽、康奈等知名鞋企相继落户,初步形成了完整制鞋产业链;家居产业基地主要采取政府主导、企业投资建设的模式,总投资580亿元,建成后可实现年生产能力1350亿元,吸纳就业约40万人;纺织服装产业基地计划工业总投资126亿元,现已入驻中国七匹狼集团、福建宝德集团、福建格林集团等知名服装品牌企业,预计全部建成达产可实现工业产值315亿元、税收31.5亿元、创造就业岗位20万个。

  着眼于产业和城市的良性互动,完善公共服务功能,营造宜居生活环境,打造产城融合的产业新城。在集群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,宿州高标准编制土地利用、产业和人口发展及功能分区等规划,统筹推进城市产业功能和居住功能,打造一批产业新区、人居新城。中国现代制鞋产业城建设之初,就高起点规划城市功能区、产业聚集区、服务业集中区、人口聚居区,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,不仅建设了各类保障性住房,配套生活服务设施,还建立了农民工大学,实现农民工“到园区就业,在城市安家、上学”的梦想。

  提质增效 工业“三级跳”

  从“三年倍增计划” ,到“五年扩张战略” ,再到“提质增效转方式” ,近年来,宿州工业实现了“三级跳” 。

  “十一五”时期,宿州市以“工业强市、工业兴市”战略为指导,积极实施“工业三年倍增计划”和“工业五年扩张战略”,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,依托地方资源,大力培植优势产业、支柱产业,不断提升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,工业经济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。宿州市工业以项目建设为重点,以招商引资为抓手,全市累计引进落地项目3300多个,总投资额约3300亿元,实际到位 827.22亿元,年均增幅52%以上。

  宿州市立足现有资源和产业基础,编制了煤电化、加工制造、农副产品加工三个基地建设规划,着力打造煤电化、加工制造、农副产品加工三个百亿元产业基地,重点培育了一批“顶天立地”的大企业,同时有力地推动了宿州工业产业结构调整,煤炭开采和洗选业、农副食品加工业、食品制造业等七大产业集群占据了宿州工业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地位,成为了拉动宿州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。

  2011年,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持续保持了高位发展态势,全年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286亿元,同比增长25.1%,增速居全省第一。全市亿元以上企业321户,比2010年增加151户。

  构建宜居家园打造幸福未来

  广厦华庭今胜昔,皖北古邑展新颜。对于宿州城乡建设工作来说,2012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——市委、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进一步深入开展“园区和城乡建设突破年”活动。因此,年初以来,全市各地掀起了新一轮大建设、大发展、大突破的滚滚热潮。记者7月11日从市城乡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获悉,截至今年6月30日,宿州市城乡建设重点工程累计完成投资额54亿多元,而2011年同期的这一数字为40多亿元,数据对比中,反映出今年上半年全市城乡建设的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。

  这进一步加大的工作力度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委、市政府对今年全市城乡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持续关注:

  2012年2月8日,全市城乡建设工作动员大会召开,“园区和城乡建设突破年”活动拉开帷幕,市委书记李宏鸣要求各级各部门“坚持以城乡建设的大发展、大提升来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”,市长张曙光对城乡建设工作的具体要求体现在“毫不松懈”、“抓住要害”、“强力推进”、“抢抓时间”、“快字当头”、“干字为先”等一系列关键词上;

  2012年2月20日,市城乡建设指挥部全体成员(扩大)暨城建项目调度会议召开,市长张曙光指出“要坚持行之有效的调度制度,并不断规范化和长期化”,“调度工作要重在解决问题、落实责任、体现效果”,市委常委、副市长赵琳要求“全力抓建设进度”、“强力抓征迁控违”、“依法抓工程监管”、“紧锣密鼓抓调度”;

  2012年2月27日,市长张曙光实地调研宿州市城乡建设重点工程建设现场,要求各工程要“重质量、抓进度、建精品”;

  2012年4月15日,市委书记李宏鸣在视察宿州市城市重点工程建设时强调,要“突出重点,超前谋划,创新思路和举措,加速宿州城市化进程。 ”

  上下一心,同铸辉煌。今年以来,无论是各级各有关部门,还是各工程建设单位,都坚持按照市委、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和市城乡建设指挥部的指挥调度,各尽其职,协调配合,全力奋战在城乡建设一线。正因如此,上半年,宿州市城乡建设重点工程得到积极推进,工程建设资金投入是有力证明。记者从市城乡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,截至今年6月30日,由市城乡建设指挥部工程一部负责的淮河路跨京沪铁路立交桥、迎宾公园、残疾人康复中心、文化艺术中心等在建工程,今年上半年累计完成投资1.9亿多元;由市城乡建设指挥部工程二部负责的大外环路、城区至京沪高铁宿州东站快速通道等在建工程,今年上半年累计完成投资5.6亿多元;由市城乡建设指挥部工程三部负责的沱河宿东闸重建和上段疏浚、新汴河城区段治理及景观打造工程等在建工程,今年上半年累计完成投资1.9亿多元……

  宿州,正以时不我待、只争朝夕的精气神,紧抓机遇,再接再厉,在城乡建设这一人心所向、大势所趋的道路上阔步前行!

本月热度项目 更多>>
绿色粮食深加工项目
行业:
品牌:绿色粮食深
冷冻白条鸡
鸡翅根
冷冻牛肉
优质冷冻羊肉
冷冻鸡爪
网站许可证许可证号:黑ICP备12000186号-1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黑B2-20111317 黑B2-20111321
Copyright ? 2008-2012 XiZi Corporation ,All rights Reserved
黑龙江西子盛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